重慶交通大學是一所交通特色鮮明、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
因修筑川藏公路需要,1951年,在毛澤東、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心關懷下,經西南軍政委員會批準,創立西南交通專科學校,這是新中國第一批交通類高校,川藏公路修建司令部政委穰明德任首任校長。學校從渝中區上清寺舉辦交通干部培訓班起步,扎根南岸區七公里創校辦學,在新中國百廢待興、急需工程建設人才之際,培養了大批交通專門人才,為國家交通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歷史貢獻。在學校建設發展過程中,成都工學院土木系、武漢水運學院水工系、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重慶航務工程學校、交通部西南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重慶河運學校、重慶交通技工學校等先后并入,創校先輩在成都、武漢、宜賓等地留下了弦歌不輟、誨人不倦的歷史足跡。2000年,學校由交通部劃轉重慶市管理,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學校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并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南岸、科學城兩個校區,占地近2900畝。全校固定資產總值44億元,各類儀器設備總值7.9億元,校舍建筑面積95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文獻441.55萬冊,其中紙質文獻232.05萬冊,電子圖書209.5萬冊。購有SCI、EI、Elsevier、CNKI、萬方、維普等中外文數據庫50余個。
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傳承“兩路”精神、鋪路石精神、教育家精神,踐行“全新親實”理念,為學校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學校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重慶市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并入選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教職工當選黨的十六大、十九大代表,王戎教授參加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6個基層黨支部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紀檢審計黨支部書記工作案例入選中組部、教育部工作案例匯編。學校入選重慶市“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重慶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重點建設共同體及示范點。學校廉潔文化建設創新舉措入選中組部、中宣部《基層黨組織書記案例選編》、首屆全國交通運輸廉潔文化建設優秀案例、重慶市清廉學校建設優秀實踐案例,黨風廉政教育培訓中心入選重慶市廉潔文化陣地目錄。
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多元協同”育人模式改革,完善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成立重慶航空學院、重慶智慧城市學院,入選重慶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設高校,獲批重慶市卓越工程師學院、現代產業學院、數學拔尖人才培養基地、生態力學未來技術學院。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2門,榮獲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獲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改革項目6項。獲國家級學科競賽獎勵2300余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60余項。研究生升學率持續提升,畢業生去向落實率持續位居市屬高校前列,學校入選首批“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和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質量就業最佳創新與實踐高校”。辦學70多年來累計培養各類各層次人才20余萬名。
學校現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土木工程等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土木水利等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入選重慶市一流學科3個,獲批“十四五”重慶市重點學科16個,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水利4個市級“人工智能+”學科群。設有土木工程學院、河海學院、交通運輸學院等20個學院(部)。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1個、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8個,97%的專業進入2023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前50%。土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交通運輸3個國家特色專業,水利水電工程等7個專業獲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有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15個、特色學科專業群7個。學校為重慶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設高校。
學校現有教職工2221人,其中專任教師1682人,高級職稱教師約863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交通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重慶英才計劃、重慶市“百名杰出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人選、巴渝學者等各類高層次人才300余人次。聘請多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以及一大批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等業界精英擔任學校特聘或兼職教授。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國十大橋梁人物、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重慶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重慶市名師等獲得者30余人。入選全國、全市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支。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等全國性獎38項,省部級獎141項。
學校擁有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重點科研平臺,1個山區橋梁與隧道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水利水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橋梁結構工程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力學治沙與生態碳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城市軌道車輛系統集成與控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智能物流網絡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統與安全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綠色航空能源動力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西部交通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48個省部級科研平臺,西南水運科學研究院、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個研發機構。在山區交通基礎設施、寒區工程、凍土生態航道、軌道裝備、運輸物流、綠色航空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成果,學校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發明獎17項,省部級及學會科技獎勵600余項。山區橋隧國家重點實驗室服務20個世界之最的橋隧重大工程,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長江、珠江流域70%以上的試驗研究,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推廣轉化重點科技成果100余項,入選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百強高校。公開發行《應用數學和力學》《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等核心學術期刊。
學校主動服務“一帶一路”、交通強國、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實習實踐基地300余個,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勵23項。獲批交通運輸部專業能力評價項目培訓資質6個,近6年繼續教育產值超億元。學校先后與30余個國家近10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獲批港澳臺碩博士招生資格,現有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2個、海外孔子學院2所、境外辦學項目3個。外籍專家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牽頭成立重慶與中歐班列沿線國家產學研合作聯盟、國際中文教育聯盟和橋梁藝術設計聯盟。留學生在中央電視臺和國家漢辦聯合舉辦的“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中摘金奪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教育引導全校黨員干部和教職員工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踐行“兩路”精神,激勵人人奮斗,錨定一流目標,服務教育強國、交通強國、科技強國等國家戰略,努力建設成長型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為中國式現代化和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貢獻交大力量。
通訊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66號
郵政編碼:400074
網址:www.cqjtu.edu.cn
工業設計相關專業:
1、產品設計
專業定位:本專業立足時尚產業發展實際,面向市場相關服務形態,以產品設計學科為背景,以時尚產品設計為專業教育重點,適應我國時尚產業發展對服飾品設計人才的需求。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從事時尚品設和時尚品營銷,具有較強的設計創造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具有較強的市場設計意識和市場競爭能力,掌握時尚設計企業和市場的基本運作能力,把握時尚潮流并進行預測的基本方法,能在時尚品設計領域、應用研究領域及相關機構從事設計、策劃、科研、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產品設計效果圖表現技法、圖形圖像編輯設計、三維數碼表現、時尚美學、時尚品材料學、時尚品結構與工藝、產品設計Ⅰ、產品設計Ⅱ。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畢業生面向時尚產品制造業、時尚產品、創意產品等設計公司、時尚設計機構,主要從事時尚產品創新設計、人機交互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及相關教學科研工作。
專業特色:以現代社會對產品設計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加強國內外設計理念與設計技能的有機融合,突出時尚產品設計特色,培養具有系統產品設計知識和能力并能獨立從事時尚品牌設計、箱包首飾設計及服飾品設計的應用型高級設計人才。
2、環境設計
專業定位:本專業以藝術設計學科為背景,立足環境設計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在形成城市規劃、室內設計、環境設計相輔相成的應用型教學體系的基礎上,依托重慶交通大學的路橋等專業,從環境設計專業和交通專業的學科交叉點出發,以藝術設計的專業角度對“道路景觀設計”等課程進行深入研究,使學院景觀設計專業成為學科培養上的一個新亮點。
核心課程:裝飾材料與構造、測繪與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道路景觀設計、居住區景觀設計、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公共空間設計、居住空間設計。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畢業生面向相關設計研究院、企事業單位、設計公司或學校,主要從事室內公共空間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交通景觀設計、園林設計、景觀項目策劃與經營管理、環境設計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等。
專業特色:立足環境設計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注重與交通類專業的學科交叉,突出交通景觀環境設計特色,培養具有系統環境設計專業知識以及環境規劃設計、交通景觀設計能力的應用型高級設計人才。
3、視覺傳達設計
專業定位:本專業立足時尚產業發展實際,面向市場相關服務形態,以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為背景,面向全國,以時尚視覺傳達設計為專業教育重點,構建與時尚產品、環境藝術等專業方向互補、結構合理的專業體系。加強和發揚傳統平面(印刷)媒體和現代數字媒體相結合的視覺傳達專業設計領域人才的需求,力爭在國內同類專業中特色鮮明,并不斷提高國內國際知名度。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從事時尚視覺傳達設計和時尚品營銷,具有較強的設計創造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具有較強的市場設計意識和市場競爭能力,掌握時尚設計企業和市場的基本運作能力,能夠熟練地把握時尚設計前沿和傳統相結合,能在時尚品設計領域、應用藝術設計研究領域及相關機構從事設計、策劃、科研、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溝通理解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文字設計、版式設計、時尚美學、廣告設計、包裝設計、設計工藝、時尚品牌形象設計、展示設計。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畢業生面向時尚品牌形象設計、時尚品設計、創意品等設計公司、時尚設計機構,主要從事時尚品創新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及相關教學科研工作。
專業特色:以創意時代的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強傳統平面媒體與現代數字媒體的融合,突出時尚創意設計特色,培養具有系統視覺傳達設計知識及較強時尚創意設計與制作能力的應用型高級設計人才。
4、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專業定位:本專業立足西部、面向全國機械裝備產業,以機械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學科為背景,結合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與智能制造,以裝備制造、運用及維護為重點,以重慶裝備制造業、汽車產業和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戰略為目標,服務于重慶及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建設成交通特色鮮明的優勢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包括“工程機械”、“機械設計與制造”2個方向,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工程機械、現代通用機械設計與制造、運用、管理以及維護等相關的基本知識和能力,能在機械設計部門、機械制造企業、交通部門、科研院所及高等學校從事工程機械、汽車加工制造與其他通用機械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維護管理和教學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工程機械: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工程材料、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測試技術、機械工程控制基礎、機械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工程機械設計、工程機械發動機與底盤。機械設計與制造: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工程材料、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測試技術、機械工程控制基礎、先進制造技術、數控機床與編程、機械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機械制造裝備設計。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畢業生面向工程機械、裝備制造、汽車、摩托車行業以及其他與機械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科研單位和大中專院校,主要從事工程機械及現代通用機械產品的設計、制造、使用、維護、檢測、管理和銷售等方面的技術與管理工作。
專業特色:本專業以交通工程施工裝備、智能制造為人才培養領域,“工程機械”方向重點以培養學生工程機械的運用、管理以及維護等相關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為特色;“機械設計與制造”方向重點以培養學生工程機械及通用機械的制造工藝、智能制造等相關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為特色。
5、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及應用能力,能在機械制造領域從事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械電子及自動化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機械產品設計、制造、設備控制及生產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6、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力學基礎和飛行器總體設計、氣動設計、結構與強度分析、試驗技術等專業知識,能夠從事航空航天工程、適航等領域的設計、科研與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的學生應掌握飛機總體設計、飛行器結構設計、空氣動力學、控制系統原理、飛行器制造工藝及設計、實驗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飛機總體設計、氣動設計、結構分析與設計、大型先進通用計算軟件的應用能力及相關的處理與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