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術學院是西南地區唯一一所高等美術院校,扎根于直轄市重慶,坐落于長江之濱、縉云山麓,是中國培養高層次美術人才的搖籃和推進高水平藝術研究的重鎮。
四川美術學院可追溯兩脈,一脈是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龐薰琹、雷圭元等歸國藝術教育家在成都創立的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后更名成都藝術專科學校;另一脈是1949年12月由賀龍元帥任校長的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部分骨干南下,在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組建成立的西南人民藝術學院。1953年兩校美術、設計類學科合并,成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奠定了四川美術學院光榮的革命傳統和深厚的藝術傳統。1959年,西南美術專科學校更名為四川美術學院,招收4年制本科,成為當時全國五大美院之一。1981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21年學校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啟了辦學歷程新的篇章。
八十四年來,數代川美人始終與時代同行,植根厚重的文化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社會需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出人才、出作品”為特色,堅持“志于道,游于藝”的校訓精神,建構了“以美術學、設計學為兩核,以藝術人文、影視動畫為兩翼,以環境藝術、藝術教育為兩增長點”的辦學格局,致力于為黨和國家培養藝術領域領軍人才和高級專門人才。
學校現有藝術學、設計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美術與書法1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設計、戲劇與影視、風景園林3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美術學、設計學獲批重慶市一流學科,其中美術學為尖峰學科;美術學、設計學、戲劇與影視學、藝術學理論、風景園林獲批重慶市重點學科,省級重點學科在學校學科建設中100%覆蓋。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美術學獲評A-、設計學獲評B+;在第五輪學科評估、全國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取得了更加優異的成績,學科建設躍上新臺階。學校現有25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18個,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4個。學校現設有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藝術教育學院、設計學院(智能設計國際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建筑與環境藝術學院、影視動畫學院、公共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學院11個二級學院,在校本碩博和留學生約8000人。
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在教育教學、實踐創新、藝術卓越人才培養、新文科建設等領域成果豐碩。獲得全國首個藝術類高等教育教學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驗區,國家級動畫產業基地、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以及省級優質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平臺數個,獲批“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十三五”期間,學校立項省部級規劃教材4部、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門、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國家級課程思政建設項目及教學團隊1項。2021年,學校獲批重慶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設高校,立項2個重慶市新文科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立項3個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
學校主動參與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急需、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重點創作科研項目,不斷構筑川美創作科研的高原、高峰。建有重慶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多個省級科研平臺,增設重大題材藝術創作研究中心、設計創新研究中心、藝術與鄉村研究院和大足藝術研究院等科研平臺。近五年,學校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教育部人文社科、國家藝術基金40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7項,省級科研項目221項。承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慶祝建黨100周年重大主題創作9件;師生參加近兩屆全國美展獲得金獎2項、銀獎4項、銅獎19項。
學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深度參與鄉村振興、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大建設。學校承辦了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作品展和雕塑作品展,承擔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重慶彩車設計和“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重慶單元展示等重要任務,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重大戰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學校與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國家的數十個知名藝術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積極推進師生互派和藝術教育交流與合作。
學校現有教職工829人,專任教師615人,教授76人,副教授17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151人。教師隊伍中,聚集了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團隊,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及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等國家級優秀團隊和人才。
學校現擁有都市園林的黃桷坪校區、詩意田園的虎溪校區,以及在建的面向未來的悅來校區,3個校區占地總面積1350畝。在具備完善的教育教學基礎設施的同時,學校還擁有3.2萬平方米國內一流的美術館,6萬平方米的虎溪公社藝術家工作室、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兩個藝術創作社區,1.6萬平方米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5萬平方米的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美術類圖書館和1.2萬平方米的大學生文化創意微型企業園。
學校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文藝創作方針,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加強和改進學校黨的建設,扎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學校嚴格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黨管辦學方向、黨管干部、黨管人才、黨管意識形態,領導改革發展,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學校辦學治校全過程各方面,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得到貫徹落實;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以及制度建設、反腐敗斗爭始終;堅持學校黨的建設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為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完成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提供思想保證、政治保證、組織保證;堅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打造“思政+藝術”特色品牌,大力開展主題創作。校黨委獲評重慶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獲得黨建示范校授牌。
“十四五”期間,學校致力于建成完善的高等美術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創作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和教育國際化發展的綜合實力,為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等美術院校進一步夯基固本;到2035年,匯聚國家頂級藝術大師和專家學者,為國家持續輸送藝術領域領軍人才和高級專門人才,建構富有中國特色的高等美術教育體系和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基本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等美術院校;到2050年,實現全面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等美術院校的奮斗目標。
通訊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南路56號
郵政編碼:401331
網址:www.scfai.edu.cn
工業設計相關專業:
1、工業設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綜合性的創新思維方式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和科學研究單位從事工業產品創新設計及相關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設計、傳播設計、人機交互設計、環境與展示設計等領域的開發、研究、策劃、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工業設計師后備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接受工業設計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設計表達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適當處理工業設計與環境、用戶、市場、功能、造型、色彩、結構、材料、工藝的相互關系,并將這些關系綜合地表現在產品及服務設計上的基本能力。
2、藝術設計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中外藝術設計及其應用、傳播的歷史知識,以及掌握全球藝術設計潮流及其應用和傳播,并進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能在相關機構、院校及出版單位或以個人從業身份開展專業研究、教學及傳播工作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并為其在藝術設計及相關理論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一般藝術設計基本理論,以及設計通史、專業史、相關學科的學術史等專業基礎知識,接受結合專題進行研究并以文字加以清晰表述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相關專業的研究、教學、編輯與市場推廣的能力。
3、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等多學科交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以及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能力,能在戲劇與影視等學科領域從事舞臺美術的創作設計、舞臺技術制作與應用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創新型的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分為學習舞臺設計、舞臺燈光設計、舞臺繪景技術、舞臺服裝設計、舞臺化裝設計、舞臺技術制作等專業方向,學生主要學習與專業方向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以及電腦美術設計、計算機科學、美術史學、戲劇與影視學、藝術學、音樂學等方面的知識,接受與專業方向相關的戲劇與影視舞臺美術設計、技術制作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舞臺美術設計、技術制作及相關領域創意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視覺傳達設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國際設計文化視野、中國設計文化特色、適合于創新時代需求,集傳統平面(印刷)媒體和現代數字媒體,在專業設計領域、企業、傳播機構、大企業市場部門、中等院校、研究單位從事視覺傳播方面的設計、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為國學習的思想和為社會服務的理念,了解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具有較為系統的視覺傳播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生應在設計創新,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社會交流溝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鍛煉,并符合國家考級的外語水平。本專業培養規格為應用型創意人才。
5、環境設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相關學科領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并具有創新能力的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在高等藝術學校從事環境設計或教學、研究工作,在藝術環境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并具備項目策劃與經營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質環境藝術應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在能力結構方面要求學生應具有一定的設計創新思維意識,初步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室內外環境設計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學、設計等方面問題的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設計思想,熟悉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在綜合把握環境的功能、空間、材料、結構、外觀、尺度、施工工藝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合理的改進性設計和創新性設計。本專業還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空間表現能力,能用草圖、圖紙、模型、效果圖和計算機圖形技術生動、準確地表達設計意圖,掌握基本的攝影技能,熟練掌握多種設計軟件,熟悉材料及加工工藝,具備綜合運用CAD/CAM/CAE/3DS手段進行室內外環境設計的基本能力。
6、產品設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及產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教學科研單位從事以產品創新為重點的設計、管理、科研或教學工作,也能從事與產品設計相關的視覺傳達設計、信息設計、環境設施設計或展示設計工作的應用型研究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在能力結構方面要求學生應具有一定的設計創新思維意識,初步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工業產品造型設計過程中遇到的研究、開發、設計等方面問題的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設計思想,熟悉產品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在綜合把握產品的功能、材料、結構、外觀、加工工藝、內部機構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產品進行合理的改進性設計和開發性設計。本專業還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形象表現能力,能用草圖、圖紙、模型、效果圖和計算機圖形技術生動、準確地表達設計意圖,掌握基本的攝影技能;熟練掌握多種設計軟件,熟悉材料及加工工藝;具備綜合運用CAD/CAM/CAE手段設計開發產品的基本能力。
7、服裝與服飾設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從事服裝與服飾設計策劃和時裝研究方向,具有較強的設計創造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具有較強的市場設計意識和市場競爭能力,掌握服裝企業、服裝市場的基本運作知識,以及把握時尚潮流并進行流行預測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裝藝術設計領域與應用研究型領域及藝術設計機構從事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應能夠掌握服裝與服飾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專業知識和基本專業技能,能夠理解服裝與服飾設計的概念和掌握設計方法,通曉從靈感到表現、從繪畫到造型的全過程。